網頁

1/02/2011

培梅中學

培梅中學早期由國民黨政府出資興建,學生最多時達到2000多人,目前,隨著當地華人的日漸減少,學生數量只有幾十人,學校也開始招收部分印度學生,教師僅數名。
    培梅中學是當地的華人學校,是學生學習中文的重要地方,仍而近年由於外在環境的變遷,如家長多認為英文為主要競爭能力,遂將小孩送往印度學校學習,以及在當地老師薪水相對較低,沒有人願意當老師;而塔壩華人人口的外移,加上學校內部作業出問題,導致線在培梅中學沒有在上課,屬於無運作狀態,未來是否可以復校復學仍未可知。
    其實塔壩有許多青年都到台灣留學,培梅也多年來一直掛著中華民國國旗;但台灣政府過去除了僑委會每年贈送學校華文教材外,其他的支援並不多,過去贈閱塔壩的中央日報也被停止贈閱。
當地探訪情形:
培梅中學在塔壩是十分出名的,幾乎此地大部分的華人都唸過這間學校,沒有在這裡讀過書,也來這裡打過球。我們十分順利地就找到了這一間華人學校。


印度商報

塔壩華商協會為維繫鄉情和傳播中華文化,創辦了這家報紙。《印度商報》長期以來維持著用手抄寫與刻鋼板的傳統方式,直到這幾年才有電腦的運用;然而近年來《印度商報》卻面臨人才和資金的短缺,以及讀者人數越來越少的狀況,導致經營困難,每天發行量只有300多份。

實地探訪情形:
拼貼式的新聞
剛到的時候,在路上都沒有看到一個像報社的地方,而且也沒有看到人在賣印度商報。

1/01/2011

塔壩行動計劃心得-企管三 陳思銘

    去年因為參加過印度團隊的服務學習,今年就很想要回去印度看一看,本來就只是單純的想回去看,但就這樣莫名的突然寫了青輔會的國際青年行動計畫,然後就這樣飛到了印度。
    在寫企劃書的過程中,我和另一位夥伴—Helen都很難有時間合作,不是我有空他沒空,就是他有空我沒空。不過,還好我們在人慧的幫助下,順利的把企劃書寫好。但因為時間無法配合,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在出發前就已經顯得不是很好的狀態。但到了印度後,我們兩個就慢慢的互相有默契了,人與人之間不是一開始就可以擦出火花、彼此可以互相諒解的,這次的經驗,讓我在下一次的團體報告或活動中,學會了體諒與倘開心胸。
     
    飛機一到印度,我就有種奇特的感覺,在taxi上聽那熟悉的“叭叭”聲,心情感到特別奇怪,一年後,我就這樣又回到了同樣的地方。下車把行李搬進hotel maria,那種無法用言語形容的“爽”,我又回來了~